当前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已达635.4万人年,规模全球一,但高端人才不足。如何为科研人员“减负增效”,提升科研效率,已成为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关键。
如今大模型正成为提升科研效率的有力武器。某机构科研人员吴沁经常要做不同的科研主题报告,“每次接触新的领域,了解研究选题、获取领域知识都十分耗费精力。”现在他利用星火科研助手进行文献搜索,获取报告选题的一些方向性指引,通过“对话”方式了解名词解释、进行论文研读等,“它帮助我快速入门这个领域,工作效率提高了20%。”
作为全国产AI科研助手——星火科研助手,自去年10月推出以来,已落地中科院近100个研究所,助力科研创新;覆盖1000多所高校,80%的“双1流”高校师生都在使用,正成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搭子”。
近日,星火科研助手在成果调研、论文研读、学术写作三大核心功能基础上,上线两个创新功能——领域更新追踪功能与多文档问答,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效率。
为科研提效,已落地中科院近100个研究所
当下科研领域面临着三重挑战:科研调研费时费力、科研文献阅读效率低、科研写作质量不佳。
据了解,仅在人工智能领域每天就有84篇文章发表,想了解新AI技术的前沿进展,就算每篇文章只读10分钟,一天也得花14小时,更不用提论文阅读中还需要查询引用的文章、相关背景知识。如果再基于阅读过的大量文献写研究综述或相关论文,需要花费的时间非常惊人。
针对科研领域痛点,去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联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发了科技文献大模型及其应用“星火科研助手”。它基于专业语料库,学习了海量科技文献,直击科研工作中上述几大痛点,可以实现成果调研、论文研读、学术写作三大功能。
“原本需要一两天才能读完的英文文献,现在1小时就能读完消化吸收成自己的知识。”中科院研二学生刘亚说,英文文献难阅读,专有名词难翻译,这让她很难对文章框架和细节进行快速精读。如今,在星火科研助手的助力下,她不仅能够快速了解论文方法和创新点,还能通过定位功能对应到原文,通过精准翻译进行精读,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就职于某工程公司海外事业部的科研人员董栋,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阅读和参考大量外文文献,借助星火科研助手的论文研读功能,可以快速提取文章摘要,了解文献大致内容,并直接翻译成中文。原本需要大半天来阅读的文献,如今可以在1个小时内完成精读,节省了大量的文献阅读时间。
智能摘要解读
和董栋不同,中科院博士生王谦瑞,现在每次写完论文都要让科研助手“润色”。他表示自己英文写作不太好,通过AI润色,不仅能检查基本语法错误,还能对句式进行更符合英文习惯的调整,“这不仅是提效,更是提质”。
英文润色
根据测试和使用数据统计,星火科研助手帮助科研人员成果调研效率提升10倍以上,论文研读有效率、学术写作采纳率都超过了90%。
在中科院140个科研机构中,星火科研助手已经落地近100个研究所,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效率,为他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今年8月初,根据用户反馈,星火科研助手升级两个新功能——领域更新追踪与多文档问答功能。
及时获取新的研究成果一直是研究人员的核心需求,领域更新追踪功能可根据需求自动监控arXiv平台150多个学科领域论文更新,并支持对内容进行摘要解读、论文研读、翻译、查看/下载原文等操作,为科研项目提供新数据支持。
多文档问答功能则面向海量科研文献和资料进行快速答案获取。它能够智能分析多个文档,提供综合、准确的答案,同时支持答案溯源,让用户可以直接访问信息的来源,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多文档问答功能
最强科研“搭子”,80%“双1流”高校的师生都在使用
今年以来科研助手开始成为高校潮流,广受高校师生欢迎、使用。据了解,已有1000多所高校的师生选择星火科研助手作为科研“搭子”,提升论文调研与研读效率。在149所“双1流”高校中,已有80%的高校师生开始使用星火科研助手,提升科研效率。
在北京邮电大学,今年2月底上线了星火科研助手,并陆续开放了成果调研、论文研读、学术写作功能,帮助师生进行深入的科研成果调研并进行智能分析、生成研究综述;智能解读论文,快速回答相关问题;以及对论文写作提供润色修改,进行论文专业学术翻译,以此提高科研效率。
除了面向高校外,星火科研助手也受到科研机构的欢迎,目前已落地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图书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科研机构。
星火科研助手正在成为科研圈广受欢迎的科研“搭子”。正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表示,星火科研助手能够助力350万高校在校研究生和博士生释放在科技调研、写作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减轻压力的同时提升科研效率,“这也将极大释放中国未来的想象力”。
(注:以上采访对象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