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倍思推出了全球先进65W氮化镓多口充电头,解决了许多用户的充电烦恼。如今多家厂商也已经推出了65W充电头,以适配笔记本、手机、平板等设备的充电需求。
不过在65W氮化镓快充推出之后,倍思已经明白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功率,更重要的是多口多协议,可以同时为多款设备进行快充。于是继先发65W氮化镓多口充电头之后,倍思在今年又推出了全球先进120W氮化镓多口充电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竞品出现,孤独的王者不知要多久才能迎来对手。
外观设计
与前作相同,倍思120W氮化镓多口快充也使用了PC塑料外壳,不过65W氮化镓是长条设计,120W氮化镓则是类似小型充电宝的设计。倍思120W氮化镓采用了哑光质感的机身,尺寸为94.8*54.8*29.6mm,重约220g,边缘部分还采用了弧形过度处理,观感和握持感都比较不错。
另外,倍思120W氮化镓还采用了90°可折叠插头设计。在收纳时,也不必担心金属插头会划伤其他设备,出差时更方便携带。
倍思120W氮化镓共有2C1A三个充电口,底部写明了这三个充电口的参数。
输入:AC 110-240V~,50-60Hz,3.0A
Type-C1/Type-C2输出:3.3-20V/5A、5V/9V/12V/15V3A、20V5A Max
USB-A输出:4.5V5A、5V4.5A、5V/9V3A、12V2.5A、20V1.5A Max
Type-C1 + Type-C2输出:60W + 60W
(5V/9V/12V/15V/20V3A)
Type-C1/Type-C2 + USB-A输出:87W + 30W
(Type-C1/Type-C2:5V/9V/12V/15V3A、20V4.35A,USB-A:4.5V5A、5V4.5A、5V/9V3A、12V2.5A、20V1.5A Max)
Type-C1 + Type-C2 + USB-A输出:60W + 30W + 30W
(Type-C1 60W:5V/9V/12V/15V3A、20V3A,Type-C2 30W:5V9V3A、12V2.5A、
15V2A、20V1.5A,USB-A:4.5V5A、5V4.5A、5V/9V3A、12V2.5A、20V1.5A)
架构设计
由于功率较大,想要保持小体积,对于电路架构设计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倍思120W氮化镓采用了工业级电路架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充电时的能量损耗,提高充电效率。
此外,倍思120W氮化镓还采用了PFC(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这项技术现在普遍应用在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设备之上,PFFC电路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以减少交换功率的损失。在充电时,不但转化效率更高,还能做到节能省电。通过这两项技术,倍思120W氮化镓才能在120W的大功率下,做到如此小巧。
协议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倍思120W氮化镓最大的优势就是只支持众多快充协议。如今许多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都开始使用优选的快充协议,导致需要指定的充电头才能进行快充,用户的充电体验极为不便。根据官网数据,倍思120W氮化镓支持QC、PD、AFC、SCP、FCP、MTK等众多协议。此次我们采用了Power-Z FL001super来进行检测。
首先是Type-C1充电口,通过检测仪可以看到,所以的协议全部显示绿色,甚至包括三星的AFC快充协议,支持Galaxy S20 Ultra的45W快充。
倍思120W氮化镓的Type-C2口经过测试,同样界面全绿,支持PD、Apple 2.4A、QC2.0、QC3.0、FCP、SCP、AFC等快充协议。
最后检测的是USB-A口,测试结果显示,除了PD协议之外,其他快充协议也全都支持。在这些协议的加持下,市面上常见的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NS、智能手表等设备,都可以使用倍思120W氮化镓进行快充。
实际测试
当然,具体充电效率如何,还是要看实际测试。此次测试共有华为Mate 30 Pro、小米10、iPhone 11三款手机,以及一台笔记本电脑。
在为华为Mate 30 Pro充电时,倍思120W氮化镓触发了华为优选的SCP协议,充电功率达到了21.35W。仅需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完全充满手机。
再来到小米10,这款手机触发了QC3.0快充协议。由于刚打完游戏,手机电量较低,充电功率直接达到了24.4W,由于原装充电器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充电测试的最后一款手机是iPhone 11,虽然许多iPhone用户都在抱怨苹果还是5V1A,但其实苹果手机是支持高功率充电的,只是原装充电头功率比较低。在插入iPhone 11后,倍思120W氮化镓触发了PD快充协议,充电功率达到了17W。此时iPhone 11的电量为50%,可能是所处地区的电压不太稳定,充电功率也一直在发生变化,高达到了21W,不过稳定还是在17W左右。
此次测试的笔记本是荣耀MagicBook 15轻薄本,该笔记本的原装充电器为65W,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在45W到60W之间。倍思120W氮化镓触发了该笔记本的PD快充协议,充电功率为55.7W。
多口测试
倍思120W氮化镓一共有三个充电口,可以同时为多款设备进行充电。不过在多口同时进行充电时,如果兼容性不足,就难以触发相应的协议,导致充电功率较低。
采用120W超大功率的原因就是可以同时为两款笔记本电脑进行充电,此次测试采用了华为Matebook13(左)和苹果Macbook Pro13(右)两款不同品牌的笔记本电脑。
Type-C1
Type-C2
这两款笔记本的充电峰值功率都是60W,使用倍思120W氮化镓同时充电,分别稳定在了55W、46W,与单独充电相同。在电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进入涓流充电模式,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电池损耗。
由于倍思120W氮化镓采用了工业级电路架构,还有全新升级的BPS2.0技术进行动态功率分配,使得充电头的转化效率更高,能量流失大幅减少,发热也比较低。再加上倍思散热技术-BCT,利用纳米技术激发散热表面的红外共振效应,加速热量散发,所以充电时的温度比上一代更低。在给笔记本充电了1个小时之后,倍思120W氮化镓的表面温度也仅是61.3℃。
整体表现总结
在实际测试中,倍思120W氮化镓表现非常出色,不但支持众多协议,可以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设备进行充电,还具有三个充电口,可以同时为多款设备进行充电。而且两个Type-C充电口同时使用为60W+60W,即使是同时为两个大功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也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而且整个充电头也比较小巧轻便,仅重220g,放在桌面上不会占用过多空间,还能避免插板是都是各种充电头。对于需要出差的用户来说,倍思120W氮化镓就更方便了,出行仅需一个充电头,就能满足各种设备的充电需求。更何况插头还能折叠,不必担心划伤其他设备。
总而言之,倍思120W氮化镓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兼容性、便携性都都符合当前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无论是居家日用,还是出差在外,堪称帮助桌面整洁,减少出行负担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