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影音频道 频道

浙江移动走在智慧应用第一线

  【IT168厂商动态】 如何让大脑更聪明?别否认!对这个答案,你一定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人就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变多,或者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速度加快,我们就会更聪明。对一个城市而言,信息网络正如同神经元。

  目前,浙江移动已建4G基站6万个,覆盖所有城区、乡镇及重要村,覆盖人口90%以上。到年底,浙江移动4G用户将超过750万,4G基站6.5万个。

  如此覆盖全面、网速给力移动4G网络,助力打造令人向往的智慧城市,为各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创新增添了新的动力,让“智慧之火”更添燎原之势。浙江移动的“智慧应用”已覆盖交通、医疗、城市管理、民生、旅游、教育等多个行业。而在移动4G应用的创新方面,浙江移动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

浙江移动走在智慧应用第一线

  浙江移动4G网已搭起一条生命线

  急救车还未到达,医生已运筹帷幄,手术室也准备就绪,医护人员在入口严阵以待,在急救车停稳的第一时间接治病人……在浙江,这不再只是电视剧中的画面。

  四年前,浙江移动推出全国首家“12580医院预约诊疗平台”,面向在浙就医人员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预约挂号服务,为老百姓节省了就医排队时间。而随着4G网络、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除了手机预约挂号之外,更多的诊疗程序开始向移动化发展。比如,浙江移动通过4G网络为医院搭建了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医生的远程会诊;并搭建了120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急救效率,为病人打造了一条生命通道。

  近日,杭州有一位心肌梗塞的患者便得救于4G移动诊疗。当时,安装4G移动终端的120救护车接到一位老人的求救。上车后,急救医生在电脑输入患者身份证号,迅速调出电子健康档案,血型、既往病史、过敏药物等患者信息便一目了然。与此同时,救护车监护仪上的所有生命体征信息也通过蓝牙同步到电脑上。随后,急救医生与120指挥中心立即进行了视频会诊,诊断出患者确为心肌梗塞,甚至实现了心梗部位的准确定位。患者一到医院,立马被推进了手术室,及时抢救了过来。

  杭州市急救中心主任应旭旻就介绍,通过移动4G实时信息联网之后,120院前急救能为医生节省一个小时左右的抢救时间。通过视频会诊,“第一时间”让医疗专家抵达现场,更是大大地提高了病人的救治率。

  据了解,浙江还是国内首批开展院前急救应用的省份之一。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杭州、温州、绍兴等地急救中心共30余辆车上部署实施。

  目前,浙江移动推出的“12580医院预约诊疗平台”已实现手机挂号、取报告单等功能,造福全省千万患者。

  于此同时,浙江移动还打造了“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人发放呼叫终端,提供就近、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和安全救助。目前,杭州已有数万70岁以上独居、空巢、困难老人用上了浙江移动特制的“智慧居家服务”手机。

浙江移动走在智慧应用第一线

  浙江移动4G守在五水共治第一线

  今年以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工程引起广泛关注,它是政务之要,更是民生之重。如今,浙江移动4G网络的发展为城市建设的各项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移动4G技术也被应用到 “五水共治”的各项工作中。

  去年10月,超强台风“菲特”强袭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城市内涝,积水严重。

  针对排涝问题,浙江移动联合地方政府,在城市河道两侧、城市易积水地段布防监控设备,并搭建数据信息平台,将实时数据传递会监控中心,成为坚守在“五水共治”一线的有力武器。

  浙江移动在宁波的姚江、甬江、奉化江沿线布放移动4G监控设备,可15公里范围内监测到三江水位涨落、水质异动信息,提醒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在宁波市内的17条内河,河水超出警戒线后,监控系统会第一时间告警,并将数据即时传输至城管处,方便执法车迅速前往水位警戒地点,加强河道周边、易积水路段及居民区的巡查工作,及时安排市政、园林养护、路桥公司,及时清理区内道路积水,清扫道路垃圾,为市民顺利出行提供可靠保障。

  此外, 在城市治污过程中常会发生某个河段被化学污染、垃圾堵塞河道、污染物非法倾倒等突发事件。此时,便携式4G单兵系统和具备灵活调度优势的4G车载系统,就能在现场情况即时勘察并迅速将信息传回监控中心。据了解,4G车载监控画面最大分辨率可达1280x720p,而目前移动4G全省平均下载速率35Mbps,可达到高清画面高速流畅的传输效果,大大缩短事件处理的反应时间,提高效率。

  据了解,通过浙江移动搭建的数据信息平台和检测、监控设备,监控人员已能实时掌握水位、PH值数据、污染破获情况、河道垃圾等信息。移动4G应用为城市河道污水治理,内涝应对,小区水泵安全、农业喷滴灌系统装备了更敏感的神经,为全省各地政府开展“五水共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城区保供水的监管中,浙江移动在宁波推出的移动远程抄表系统也有效提升了抄表效率。据了解,移动远程抄表系统是将现场计量仪表及变送器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到监控抄表中心,并进行数据统一汇总、分析得到的结果,以保证生活水源的供给。

浙江移动走在智慧应用第一线

  浙江移动4G现身防暴反恐最前线

  这一年,浙江移动4G在社会治安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不少成果,推动着社会平安和公安治理各项工作的进步。

  日前,浙江移动4G-PTU车辆防控系统顺利投入使用,这标志着4G在高科技行业的应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该系统在全省属于首次创新应用,承接应用规模目前在国内区县内尚属首例。近日,余杭公安PTU的4G-PTU车辆防控系统还迎来了香港警方前来考察观摩,认为移动4G-PTU车载防控项目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所谓PTU,就是警察机动部队。在杭州,你总能看到PTU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昼夜不停地开展巡逻防控,默默守护着一方土地的安宁。目前,余杭公安PTU共有巡车22辆、队员352名、专职民警32名,24小时“三班倒”,基本实现了“全时空、全覆盖”的布警目标。其中,22辆PTU巡车都安装了移动4G无线实时回传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3G/4G无线网络传输、远程指挥操控、本地录像存储等功能,满足PTU车辆各种行车状况下全天候执法取证工作的需求。

  “在治安管理上,我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高清监控。但3G时代,视频传输会卡顿,最关键的是,图像清晰度也不高。如今,一辆PTU巡车一天有20G的视频资料,用移动4G网络传输很流畅,高清的图像质量也很好地支持了执法工作的需求。”余杭公安PTU相关负责人说。

  11月14日10时14分,PTU巡车发现一辆黑色轿车有危险驾驶行为,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虽然该轿车行驶速度飞快,但PTU巡车的高清视频依然抓到了轿车的型号。经过指挥中心对视频的分析,锁定该黑色轿车为一辆丰田锐志,并迅速指挥PTU各巡车对实施包抄。虽然嫌疑车辆连闯红灯、疯狂逃窜。但经过半小时的围堵,PTU巡车仍成功截住嫌疑车,并查获毒品一包。

  据了解,自2014年9月底试运行以来,余杭公安PTU已盘查抓获各类嫌疑人67名,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特别是 10月份,良渚、乔司两个治安复杂地区发案数分别同比下降38.3%、17.3%,其中街面盗窃分别同比下降47.9%、15.3%,“两抢”案件下降达70%以上。

  依托4G先进的科技技术,浙江移动与公安系统的行业合作还在不断发展中。在浙江,

  移动4G司法鉴定车能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拍摄高清拍摄、实时回传,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现场证据,大大提高了司法鉴定的效率和准确性。据悉,杭州各派出所警车的4G动态监控也有望普及,这预示着移动4G应用将进一步在社会治安应用方面大展拳脚,为社会平安综合治理贡献高科技力量。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2
相关文章